近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小麦烘焙品质实验室建设完成并开始试运行。这是本市首家由科研单位组建并面向科研育种的“烘焙实验室”。 和面、整形、醒发、烘烤……伴随着阵阵香气,面包出炉了。科研人员通过测定面包高度、体积,并对面包的芯色、芯质地、纹理结构进行鉴评,最后综合数据对面粉品质优劣进行评价。“我们这里做出来的面包可不是为了卖的,而是要做科研用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刚介绍,“实验室里制作面包的设备和烘焙店里是不一样的,我们引进的是国内标准化的烘焙设备,突出精准、可重复化,要求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可为培育市场需求的专用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强筋春小麦是天津市的优势作物,也是特色作物,具有面筋含量高、弹性好等特点,可替代进口优质小麦。今年,本市强筋春小麦种植面积超过38万亩,预计亩产在350公斤以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作物。近年来,天津市小麦产量实现连年丰收。在吃得饱的基础上,农科院的小麦科研团队也在不断努力培育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让百姓吃得更好。 冯刚介绍,实验室的建成补齐了本市小麦育种单位对新品种缺乏烘焙品质评价的技术短板,为满足天津市强筋麦种业需求和精准培育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还将开展优良面包粉配比研发、注重优质面包、馒头、面条等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尽力为本市乃至国内一些大型食品公司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新品种,生产出更多味道好、受市场欢迎的面食制品。”(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
Copyright ©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毓华竣建设
苏ICP备200137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