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仅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只有10-20%的感染者会有严重的病症,最终该病毒会威胁到1-2%病人的生命。从2020年2月2的最新数据看目前确诊病例有17238例,治愈475例,死亡361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被批准的特效药用于该病毒。说到这,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就产生了:什么不利用治愈的人的血清来治疗该病毒?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治愈人的血清不能直接用于疾病治疗。 抗蛇毒血清并不是来自毒蛇 当有人因受毒蛇攻击而中毒时,我们可以给受伤的人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来快速治疗病人。我想多数人都是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才会提出“为什么不用治愈者的血清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这个问题的。但是我想多数人都认为抗蛇毒血清是来自相应的毒蛇吧?听起来好像理所当然,但这却是完全错误的,抗蛇毒血清病不是毒蛇的血清。实际上,抗蛇毒血清通常是由供体动物(如马或羊)产生的。供体动物被一种或多种毒液的非致死剂量超免疫以产生中和抗体反应。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供体动物的血液,从血液中纯化中和抗体,产生抗蛇毒血清。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毒蛇太少,其血液中相应抗体浓度也不高,所以不能直接用毒蛇血清;其二是,大型供体动物,通过多次免疫后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经纯化后才能由于治疗。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称为抗原)的反应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蛋白质。抗体识别并附着在抗原上,以便将其从体内清除。抗原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病毒)和有毒物质(如毒蛇毒液)等。 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够将其识别为外来物质。因为抗原表面的分子与宿主自身的分子不同。为了消灭入侵者,免疫系统需要许多机制,包括最重要的抗体产生机制之一。抗体是由称为B淋巴细胞(或B细胞)的白细胞产生的。当抗原与B细胞表面结合时,它刺激B细胞分裂并成熟为一群相同的细胞(称为克隆扩张)。成熟的B细胞,称为浆细胞,向血液和淋巴系统分泌大量的抗体。 初次和二次免疫反应 当一种抗原第一次接触到免疫系统时,就产生了最初的免疫反应。在这段时间里,免疫系统必须学会识别抗原,以及如何制造针对抗原的抗体,并最终产生记忆淋巴细胞。 当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等)暴露于同一抗原时,会发生第二次免疫反应。此时免疫记忆已经建立,免疫系统可以立即开始产生抗体。 初次免疫反应不仅慢(几天到2周)而且产生的抗体量少,二次免疫反应不仅快(1到5天)而且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供体动物至少要经过2次免疫才能产生大量抗体,之后再通过纯化才能得到能用于治疗的抗体或血清。 如何才能生产出可以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或血清? 多克隆抗体的生产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要产生出足够量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或血清,我们首先要生产出足够量的病毒(或病毒蛋白),然后用减毒病毒(或病毒蛋白)反复去感染供体动物(比如牛),之后再通过纯化就能得到治疗用抗体或血清。这种方法生产出的抗体并不是单一的抗体,而是很多识别不同病毒抗原的抗体混合物。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单克隆抗体是由相同的免疫细胞制成的抗体,这些免疫细胞都是一个独特的亲本细胞的克隆体。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与多克隆抗体的产生方式不同。当提供动物免疫反应被激活后,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不需要收集血清,而是搜集产生抗体的B细胞。并且通过一系列方法使目标B淋巴细胞可以像癌细胞一样无限生长,进而建立适合的B细胞克隆株用于抗体生产。这样就可以在实验室或工厂通过不依赖于供体动物的方式生产大量的治疗用抗体。 总结起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是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的,因为其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太低。治疗用抗体或血清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耗时的过程,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才能生产出足够用于动物或临床试验用的抗体。 |
Copyright ©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毓华竣建设
苏ICP备20013775号-1